卫生陶瓷生产工艺流程概述SUMMARY
卫生陶瓷的生产工艺的突出特点是注浆成形,即先将坯用配方的原辅料放在球磨机中加水后研磨制成泥浆,然后将泥浆注入石膏或其它材质的模型中注成坯体。注浆成形工艺在陶瓷生产的几种成形方法中,人工效率最低,干燥能耗最高。多年来,人们一直试图采用其它更好的方法,但一直没有得到突破。
卫生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主生产工艺流程、釉浆制作工艺流程、石膏模型制作工艺流程。在低压快排水成形和高压成形中,这里的“石膏模型制作工艺流程”分别改变为“低压快排水模型制作工艺流程”和“高压成形模型制作工艺流程”。
1)卫生陶瓷的主生产工艺流程
原料储存→原料称重→泥浆磨制(球磨机)→泥浆调制及储存→泥浆入罐→供浆→注浆→脱坯、修坯→坯体干燥→半成品检验→施釉→烧成→成品检验→合格品包装入库;
部分不合格品处理后二次重烧并再检,不合格品报废处理。
图1-1 原料储存
图1-2 泥浆磨制(球磨机)
图1-4 施釉
图1-5 烧成
2)主要工艺参数
泥浆球磨机磨制时间:9小时~15小时
泥浆比重:1.78
泥浆水分:28%
泥浆储存时间:约7天
注浆时间:90分钟左右(各类产品不同)
巩固时间:30分钟左右(各类产品不同)
湿坯厚度:8mm以上
坯体水分:21%~23%
坯体干燥时间:1天至5天(各类产品不同)
干燥后坯体水分:小于1%
坯体干燥收缩:2%~3%
坯体重量(干重):10公斤至50公斤(各类产品不同)
石膏模型使用次数:80至100次,最高可达120次
总釉浆(干重)占总坯体重量(干重)的比例:约8%
烧成温度:1190℃~1240℃(测温环温度)
烧成时间:11小时至20小时(隧道窑,气体燃料)
烧失量:6%~8%
烧成收缩:约9%
烧成后坯体厚度:产品的任何部位不小于6mm,不包括为防止产品变形外加的支撑坯体。(薄边盆等特殊产品的个别部位厚度除外)
吸水率:瓷质卫生陶瓷的吸水率≤0.5%;炻陶质卫生陶瓷:0.5%<吸水率≤15.0%
二次烧成用窑炉:梭式窑,隧道窑
二次烧成温度:1170℃~1210℃
二次烧成时间:约24小时
3)主要经济参数
坯体配方原料的平均入厂价格:300元至500元左右
泥浆加工成本:约60元
泥浆价格:360至560元(以干料计算)
釉用原料与坯用原料的使用量的比例:约8%
石膏粉与坯用原料的使用量的比例:6%~10%
烧成窑炉类型:隧道窑,梭式窑,辊道窑
烧成能耗:隧道窑可达到800千卡/公斤瓷左右(气体燃料)
烧成品平均单件重量:15公斤
成形注浆次数:每班1至2次(石膏模型成形)
成形班次:每日一班,每周工作6天(石膏模型成形)
年工作天数:约290天
主要生产成本组成:人工费用:35%~50%,燃料费用:20%,电力费用:15%,设备折旧:10%,泥釉用原料费用:10%~15%
责任编辑:a主编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