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链卫陶! 登录 注册 咨询热线:19912348019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
  • 供货商
  • 采购商
  • 资讯

“非遗”在唐山丨田景儒:“我会努力把咱唐山陶瓷文化传承下去”

发布时间:2023-08-15        来源:唐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73        分享次数:77
 
02:07

 

一团陶泥,随着制坯轮旋转,在一双巧手的拉泥塑型下,转瞬间成了外形圆润的陶罐。唐山素有“北方瓷都”的美誉,“田家窑”600余年窑火不断,成为唐山陶瓷历史的代表。86岁的市级非遗项目田景儒陶艺代表性传承人田景儒精神矍铄,依然对制陶充满热情,他说:“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,还不能休息,要一直做下去!”

追根溯源

图① 田景儒展示其作品。记者 赵亮 摄

在田景儒的工作室,陶瓶、陶像、陶人等陶瓷制品琳琅满目。田景儒拿出一些照片和史料,详细讲述了“田家窑”的过往。

有文字可考的记载,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田时宽由山西汾州府介休司东村迁居滦郡,又寻到弯道山。见南山坡下有制陶原料,山南右前方很浅的土层下有煤,西有陡河,可谓原料、燃料及水源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从而就此定居。因地势南低北高,傍山建窑,而定名为“窑上庄”,建成第一座馒头窑。现在的唐山西缸窑窑上庄尚有馒头窑遗迹。田氏先祖带来了制陶技术,田氏窑火自此经久不息。

田景儒介绍,当时的唐山陶瓷虽不如江西瓷玲珑好看,但货各有其主,后来又增添建筑用砖、下水管、陶管等,陶瓷产品远销东北、内蒙古等地,每逢秋末冬初时节就有大批商人前来购买瓷器。

晚清及民国初年间,西缸窑有大小陶瓷厂20家,并由山东淄博及河北彭城流入一批会做碗、罐的技术人才。*此,缸、盆、盔、罐、碗等民用生活用具齐全。

制陶技艺上,田氏先祖一身多艺,既要揉合泥料,使之软硬适度,让泥料中的气体排出,以保证质量;又能制坯、端正坯体,使之在烟烧过程中能耐火、耐压,并且成品后美观;还能建造窑炉,有识别原料品种、掌握其性能的本领。最初,制坯人以田氏家族为主,制坯是手艺活,更是体力活,因最初制坯一没模具,二没胎型供依托,只凭手、眼观察而成,真正学成并技术精湛者不多。“田氏家谱记载,由山西介休司东村迁出到现在的唐山市手拉坯师傅,从1404年*今共计108位。”田景儒说。

与陶结缘

图② 田景儒制作的陶人。记者 王欢 摄

田景儒是手工制坯中的少数老师傅之一。

“最早的手工拉坯成型方法历史悠久,始于明代,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。”田景儒边说边拿起一团陶泥,坐在制缸设备前。该设备由两个石轮组成,一为制坯轮,一为人工动力轮,两轮之间用绳子牵引,人工搅动动力轮,使之通过绳子带动制坯轮转动。田景儒用手由下向上拉泥塑形,直*产品成型。“制坯成型工序是陶瓷生产中的重要工序。从古*今,制坯成型的方法不断改进,多用于制作圆形器皿,如缸、盔、盆、碗、坛等。”田景儒说。

从手拉坯聊到陶瓷人生,田景儒陷入回忆。田景儒自幼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,早早熟悉了制缸工艺,后随长辈学习制缸手艺,小学毕业就已经能做缸挣钱养家。18岁时,他到古冶东昌瓷厂上班,后来又到西窑、五家庄等地做缸,再到六瓷厂上班。多年的实践磨炼,田景儒熟练掌握了制陶各个环节的工艺,不仅掌握拉坯成型技术,还能做粗瓷、细瓷、电瓷、瓷砖、卫生瓷以及模型、器型设计等。“不管干啥,都得用心。除了手拉坯,雕塑、绘画是我一边看书一边临摹实践学的,学无止境。”田景儒说。

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,田景儒不断钻研创新,取得诸多成绩。其主要代表作品有:日用陶瓷、艺术瓷、造型设计,如迎春茶具和鸳鸯瓷,以及牛、马、羊、骆驼、马鞍子等造型瓷,更用沙盘重现了田家窑生产古陶瓷的过程。2008年,他为北京奥运创意设计并用手拉坯技艺完成瓶身高1.85米、直径0.6米的奥运大瓶,其耳颈处镌刻“喜庆奥运,和谐盛会”和“唐山陶文化六百年历史”字样,瓶身雕有福娃、火炬手、72个运动项目、万里长城;瓶底雕有树叶,代表着绿色奥运;大瓶左右有两个龙耳,代表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。大瓶高大古朴,内涵厚重。

窑火不息

图③ 田景儒讲述陶瓷的**今生。记者 王欢 摄

 

田景儒始终未停止对陶瓷艺术的探索与传播。

1986年退休后,田景儒应邀到北京等地院校单位教授学生拉坯做陶瓷器品,更自己办起工厂,将制陶技术传授给儿子田雪民。如今,田雪民已全面继承了他的技术,不仅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而且成为新一代唐山陶瓷的传承人。

同时,田景儒关心唐山陶瓷的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,积极弘扬陶瓷文化。他用泥塑成型的方法做了3个沙盘,展示制陶工艺流程,其中有馒头窑、厂房以及数十个劳作的工人,其作品在捏成后,经窑炉10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,形象惟妙惟肖。

他走进高校传承技艺,将亲手制作的馒头窑模型和手拉坯制缸的两轮模型,送到设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,并向师生介绍陶瓷历史,讲解操作技能,让学子们了解唐山陶瓷的**今生和广阔的未来。

 

图④ 田景儒展示手拉坯工艺。记者 赵亮 摄

1:1制作数十陶人像,展示制陶工艺;立足窑神庙会,以陶瓷**旅游发展;复建馒头窑,一边烧制陶艺作品,一边为后人讲解唐山制陶业不平凡的历史……这是田景儒晚年的愿景。他说:“我会努力把咱唐山陶瓷文化传承下去!”

 

来源:唐山晚报 记者 魏伟

责任编辑:a主编

免责声明

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包含原创及其转载内容,仅供读者浏览、参考,不作为决策建议。平台原创内容版权归平台所有,转载需获得平台授权。平台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为原著作为所有, 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方便学习与交流,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,所转载信息侵害任何人权利的,请联系我们(联系电话:19912348019),我们将核实后依据法律进行删除或补正

关键词:

非遗在唐山 田景儒
返回顶部

版权所有:链卫陶  主办单位:唐山成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:唐山市高新区西昌路(创业中心)  电子邮件:2063271782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 08:00--18:00

ICP备案号:冀ICP备11009155号